
歡喜團子是山東淄博市桓臺縣及周邊地區的一種漢族民俗小吃,春節期間,桓臺及周邊地區的民眾家家都會(huì )制作為年夜飯的一個(gè)品種,在大型廟會(huì )(如梧臺廟會(huì ))和年關(guān)大集上也能到處看到這小吃,美觀(guān)美味又有美好寓意。歡喜團子分為大團、中團和小團,大團如桔子,中團似核桃,小團像山楂。歡喜團子制作方法十分簡(jiǎn)單:將糯米蒸熟,涼后弄散,炒至膨松,蘸取糖稀,制成大小不同的球狀。按照單串、雙穗、小掛角、大掛角等形式穿掛起來(lái)。
中文名:歡喜團子
主要原料:大米、糖稀(麥芽糖)
主要工序:熬糖稀、炒粉條、揉團穿串兒
分類(lèi):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民俗小吃
口味:甜、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