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鮮閣與謝公亭位于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江心嶼西端。劉宋永初三年(422)七月十六日,太守謝靈運抵永嘉郡,常登拱辰門(mén)上謝公樓遙望江天,政暇頻游江心孤嶼。澄鮮閣原名“水陸閣”,號稱(chēng)“江上樓”;北宋崇寧元年(1102)創(chuàng )建,明正統間重建。萬(wàn)歷十九年(1591)重修時(shí),為紀念謝公,取其“空水共澄鮮”之意,易名“澄鮮閣”。今閣為清代晚期建筑,為坐北朝南,面闊三間二層硬山頂建筑。明間為抬梁式梁架結構,次間為混合式梁架結構,進(jìn)深五柱九檁。磚砌灰脊,無(wú)脊飾,筒瓦。檐口設勾頭滴水。依山臨流,西傍古塔,斜對謝公亭,氣象萬(wàn)千,蔚為大觀(guān)。謝公亭,位于江心嶼西山下,相傳為謝靈運觀(guān)海處,后建“謝公亭”。唐宋時(shí),亭屢建屢廢,今亭為1952年重建,六角攢件尖頂,地處江邊,景色絕佳。1981年列為溫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級別: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清
公布時(shí)間:1981年6月11日
類(lèi)別:古建筑
保護范圍:澄鮮閣:東、北面以閣外山墻腳為界,西以小樓后山腳為界,南向前延伸四米為界;謝公亭:自亭四周向外延伸二米為界。
建筑控制地帶:西、北面以小路(西面輪渡碼頭至盆景園至小飛虹至苗圃至療養院水泵房)為界;其余以甌江邊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