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真寺位于滄州市區南部,運河西岸。始建于明永樂(lè )二年1404),后經(jīng)多次修葺、擴建。現在的清真寺是一座明清建筑群。中軸線(xiàn)上,寺門(mén)、望月樓、屏門(mén)、大殿依次排列。兩旁有廡殿,并附有女寺。望月樓是伊斯蘭教獨有的建筑,四周回廊,密檐攢尖。大殿是清真寺的主體建筑,由三殿連筑而成,東西長(cháng)55米,南北寬29米。前殿為單檐歇山式,后殿為八寶攢尖式,風(fēng)格獨特,頗為壯觀(guān)。殿前原有清康熙皇帝欽題"正大光明"金匾一方及紀曉嵐、張之洞等人題刻多處。"文革"中,清真寺遭到嚴重破壞。1978年以來(lái),由國家撥款進(jìn)行了全面維修。為省重點(diǎn)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位于滄州市區南部,運河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