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有個(gè)田狀元,你聽(tīng)說(shuō)過(guò)嗎?
點(diǎn)擊
武狀元林位于田莊鎮田莊村北,占地 80余畝,是清代武狀元田在田墓地。
田在田, 1830年生于巨野城北田莊, 18歲中武舉, 19歲以一名一甲及第大清武狀元,大魁天下。歷任開(kāi)州協(xié)副將、山西太原鎮總兵、四川重慶鎮總兵、甘肅肅州鎮總兵、太子少保,最高官至清軍八旗都統。1912年 8月卒于濟寧田家公館,安葬于田莊狀元林。林中有李鴻章、左宗堂、徐世昌、吳棠等名人顯達署名題字墓碑十幾座。田在田墓碑文系清內閣總理大臣徐世昌所題。
田在田(1830~1912年),字象乾,清末武狀元,官至都統,巨野城北田莊人。
1852年(清咸豐2年)武狀元,及第后,皇帝欽定為頭等侍衛、乾清門(mén)行走。兩年后回家探親時(shí),領(lǐng)鄉團練鎮壓太平軍取勝,受到欽差勝保的賞識,保舉為副將。在軍營(yíng)又攻破義軍守敵高唐。1856年(清咸豐6年),朝廷接見(jiàn),補授智力大名府鎮開(kāi)州協(xié)副將。1858年(清咸豐8年)在通州僧格林沁親王軍營(yíng),統領(lǐng)督標五營(yíng)官兵。不久,補為太原鎮總兵。其間,朝廷在宮內接見(jiàn)五次。10月,被派赴江南,繼續鎮壓起義軍。1860年(清咸豐10年)冬,督辦徐州、宿縣鎮壓起義軍。次年,分授清淮加提督銜。1862年(清同治元年),因軍紀不好,屢打敗仗,被彈劾落職。1867年(清同治6年),疏通湖廣總督李某,方調至軍營(yíng),以總兵盡先補用,賞戴花翎。1870年(清同治9年),調赴金陵辦營(yíng)務(wù)。1894年(清光緒20年)4月,奉皇帝手諭,補授甘肅肅州鎮總兵。8月7日入京,后回山東招兵組成“乾”字六營(yíng),駐在通州。不久回肅州本任。1897年(清光緒23年)8月交卸回籍修墓。1908年(清光緒34年),賞加太子少保。1909年(清宣統元年),恩賞都統。都統是八旗的領(lǐng)袖,向來(lái)由親王貝勒擔任,漢人賞都統職銜,前所未有。1912年8月卒于濟寧田家公館。
田在田(1830~1912年),字象乾,清末武狀元,官至都統,山東巨野人,清咸豐二年(1852年)壬子科武進(jìn)士第一人。
咸豐二年冬十月,御試中式武舉38人于太和殿前。經(jīng)過(guò)咸豐帝御紫光閣閱試中式舉馬步射,以及御臨箭亭閱試中式武舉技勇,在乾清宮引見(jiàn)中式武舉,親定甲乙。最后,咸豐帝御太和殿傳臚。賜田在田一甲第一名進(jìn)士及第武狀元,授頭等侍衛。賜田在田等54人進(jìn)士及第出身有差。
咸豐八年,在山東曹州、兗州屯扎駐軍的總兵田在田,被朝廷派出鎮壓捻軍起義。田在田為平捻統帥。咸豐九年十月十二日,朝廷命太原總兵田在田,飛馬急馳赴傅振邦宿州軍營(yíng),督辦“剿匪”即鎮壓捻軍事宜。咸豐十年六月,在追擊捻軍時(shí),咸豐帝傳諭:“田在田以專(zhuān)閫大員督辦軍務(wù),委任不為不重,仍慵懦無(wú)能,既不知約束兵勇,又不能實(shí)力攻剿,一味巧飾,希圖安逸。”黃帝表示出不滿(mǎn)。又傳諭:“六月間追剿會(huì )捻各匪,該總兵遷延落后,總以兵疲餉絀為詞,觀(guān)望不進(jìn)且性耽安逸,日晡未起,難期得力等語(yǔ)。”指斥田在田行動(dòng)遲緩、處處拖延、落后。最后,咸豐帝認為他辜負皇帝對他的信任,以作為平捻統帥要職卻沉溺、瀆罪的罪名,“將田在田著(zhù)即革職,以為怠玩軍務(wù)者戒。”
同治元年七月,田在田上奏:“徐宿一營(yíng)因餉需匱乏、饑潰......。請朝廷下六百里諭令,迅速斟酌選派得力官員,前往徐宿營(yíng)接管、統領(lǐng)田在田一軍;一面將徐宿營(yíng)的糧餉問(wèn)題,迅速籌集接濟加以解決。......并告知有關(guān)部門(mén),田在田業(yè)已革職,原折片各件著(zhù)發(fā)交僧格林沁閱看。”在同治帝時(shí),田在田也未能復職。田在田在與捻軍作戰時(shí),屢戰屢敗,終于丟官罷職。
《清史稿*列傳二百十二》載:
同治元年,捻匪來(lái)犯,英翰偕總兵田在田克高黃山寨,進(jìn)破湖溝,擢知府,賜花翎。
傅振邦傳載:
咸豐十年閏三月,傅振邦偕田在田克閻?ài)祝苋位ⅰ⑧嚾Φ日D之。
《清史稿*本紀二十—文宗本紀》載:
咸豐十年冬十月辛酉朔,詔天氣漸寒,暫緩回鑾。以田興恕為貴州提督。予陣亡提督周天受、周天培世職,建祠予謚,附祀道員福咸等。壬戌,以劉源灝為云貴總督,鄧爾恆為貴州巡撫。甲子,敕文謙、恆祺辦理通商事宜,吳廷棟督辦防務(wù)。以文安為湖南提督。以馮子材督辦鎮江軍務(wù)。丙寅,恭親王奕 奏換俄人和約,請用御寶,從之。辛未,俄羅斯致槍砲。癸酉,敕樂(lè )斌、英桂回任。庚辰,以嚴樹(shù)森為河南巡撫,毛昶熙督辦河南捻匪。辛巳,命都興阿督辦江北軍務(wù),李若珠副之。以總兵田在田接辦徐、宿剿匪,淮徐道吳棠幫同辦理。
咸豐十一年辛酉,上在木蘭。春正月庚寅朔,上御綏成殿受賀。辛酉,詔二月十三日回鑾。乙未,曾國籓奏楊載福剿賊,克都昌,解南陵圍。田在田奏捻匪犯碭山,擊走之,加提督銜。丙申,召翁同書(shū)來(lái)京,以李續宜為安徽巡撫。丁酉,以福濟為成都將軍。辛丑,賊陷孝豐,杭州戒嚴。壬寅,詔:“紀年開(kāi)秩,應予特赦,非常赦所不原者咸減除之。”癸卯,左宗棠兵復饒州暨都梁。乙巳,恆福以病免,以文煜為直隸總督,譚廷襄為山東巡撫,鄧爾恆為陜西巡撫,何冠英署貴州巡撫。丁未,僧格林沁奏捻匪竄入山東,派隊追剿,及于菏澤,失利。得旨:“僧格林沁督帶重兵,北地倚為屏障。乃以饑疲之卒,追方張之寇,旁無(wú)援應,宜其敗也。勇往有馀,未能持重。尚其汰兵選將,扼要嚴防,謀定后動(dòng),勿再輕進(jìn)。”戊申,詔袁甲三等:“捻匪裹脅良民,未便概行誅戮,可剴切曉諭,設法解散。投誠者免罪,殺賊者敘功。并傳知李世忠一體招撫。”辛亥,貴州官軍克復獨山。壬子,翁同書(shū)奏陳撫練苗沛霖劫擾壽州,跋扈異常。詔李續宜酌辦。河南捻匪竄擾東明、長(cháng)垣。
咸豐十一年五月癸巳,田在田奏苗練犯符離,敕僧格林沁分兵援之。甲午,鄧爾恆被戕于曲靖。飭劉源灝查辦。以瑛棨為陜西巡撫。庚子,勝保奏克復館陶。辛丑,命賈臻、李世忠幫辦袁甲三軍務(wù)。甲辰,命多隆阿幫辦官文、胡林翼軍務(wù)。乙巳,賊陷浙江壽昌、金華、龍游、湯谿、長(cháng)興,進(jìn)陷蘭谿、武義。詔催左宗棠赴援。
來(lái)源:魅力麟州等
Hash:9fc2191e750ec30e08c01b198bbc4befabd4e803
聲明:此文由 巨野人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guān)點(diǎn),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