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世界級別的土司遺址,可惜99%的人不了解!
原創(chuàng )、 投稿 、資源、合作 、咨詢(xún)
導 語(yǔ)中國元代、明代、清代中央政權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由“土司”世襲統治當地人民。保留至今的土司遺址曾是“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現在這些遺址所在地的居民仍沿襲著(zhù)各自的民族習俗與文化傳統。
2015年7月4日,中國土司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包括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遺址。
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曾是中國古溪州彭氏土司的治所,歷經(jīng)23代土司的精心營(yíng)造。這座曾輝煌了800余年的土家族土司王城是當代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遺址,其韻味獨具,令人震撼。
彭氏宗祠位于司城中心土司寢宮的后面,內部供奉著(zhù)歷代土司的牌位,同時(shí)還收藏有歷代土司制訂的《三綱五常法譜》。
翼南牌坊
翼南牌坊是明嘉靖年間為表彰26代土司彭翼南率兵抗倭有功而立的,該牌坊雖飽經(jīng)風(fēng)霜,但依被土家族的兒女保留下來(lái)。
土地司德政碑
土地司德政碑位于司城衙署遺址左側,由青石雕鑿而成,是清康熙五十二年永順土官為永順等處宜慰使彭泓海歌功頌德而建。
祖師殿
祖師殿位于老司城太平南麓,正殿占地面積580平方米,殿中有34根大柱支撐著(zhù)屋頂,架木枋處無(wú)斧鑿痕跡,建造之精良堪稱(chēng)奇跡。
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
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始建于元代,是湘鄂川黔少數民族地區最典型遺址。該遺址前臨唐崖河,后傍玄武山,風(fēng)光獨特,更有規模宏大的土司皇城,可讓人充分感受土司文化的底蘊。
荊南雄鎮石牌坊由皇帝御賜授書(shū)“荊南雄鎮”,是土司城遺址的“鎮城之寶”。牌坊四柱矗立,為全石仿木結構,橫額正面書(shū)“荊南雄鎮”,背面書(shū)“楚蜀屏翰”,兩面還刻有眾多故事圖案。
城墻
唐崖土司城東面、北面和南面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城墻,統稱(chēng)為外城墻、在其北面和東北面還修建了內城墻,這些城墻用經(jīng)過(guò)稍微加工的石塊壘砌成,相當宏偉壯觀(guān)。
土司墓葬群
土司墓葬群包括土王墓、田氏夫人墓、覃鼎墓、覃氏的家族墓和無(wú)名墓等,其中,土王墓以石建構,封土保存完好,石室宏大而華麗。
張王廟遺址
張王廟遺址位于土司城址外一人工砌筑高臺上,因廟內主祀張飛而得名。張王廟內有一對石人、石馬,是為紀念覃鼎墓出征功績(jì)而雕刻的,其造型生動(dòng),為歷代文人所贊賞。
玉皇廟遺址位于遺址西端,地勢險要,曾為哨臺,遺址附近有水杉、楓香古樹(shù),這是土司時(shí)代遺跡,同時(shí)還有三處水井遺跡。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是研究土司制度的完整遺址。該遺址大型軍事建筑與宮殿建筑相結合,是中國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鐵柱關(guān)
鐵柱關(guān)坐落于海龍屯遺址東部山腰北側,是由東北方向人屯的第一道關(guān),該關(guān)隘猶如鐵柱一般,讓人震撼。
飛虎關(guān)
飛虎關(guān)橫亙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口間,在飛虎關(guān)關(guān)隘前,有一座險、絕的“天梯”,其步徑全部由上百斤乃至上千斤的條石斜砌而成。
養馬城遺址
養馬城遺址位于匯川區高坪鎮海龍囤村、大橋村境內,總面積約200萬(wàn)平方米,面存有長(cháng)約5600米城墻,6座城門(mén)。
養雞池遺址
養雞池遺址坐落在喇叭河河谷旁的山頂上,始建于宋代,與養馬城對峙,占地面積約1萬(wàn)平方米。該遺址地形居高臨下,是扼守海龍屯重要的軍事御陣地。
土司遺址可以讓人們在感受藝術(shù)之美的同時(sh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內涵。
來(lái)源:網(wǎng)絡(luò )媒體 由中睿智旅咨詢(xún)機構整理編輯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篩選
7、旅游品牌
Hash:694316956c042a0d1d6463b190f8b7721b8ee2c1
聲明:此文由 中睿智旅咨詢(xún)機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guān)點(diǎn),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