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羊藤的功效與作用
古羊藤,別買(mǎi)又叫:老鴉嘴、毛青才、南苦參、奶藤、馬達、紅馬連鞍、虎陰藤、苦羊藤等,為蘿藤科馬連鞍屬植物馬連鞍以根入藥。古羊藤根呈圓柱形,彎曲,表面暗棕色,有小瘤狀突起和不規則的縱皺紋。質(zhì)硬,斷面不平,橫切面皮部棕色,木部淡黃色,射線(xiàn)纖細,導管顯著(zhù),呈小孔狀。古羊藤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目錄
?古羊藤的功效與作用
?古羊藤的禁忌
?古羊藤圖片
古羊藤的功效與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
古羊藤的功效
【性味】1.《廣西藥植圖志》:"味苦微甘,性涼。"
2.《南寧市藥物志》:"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泄瀉,痢疾,瘧疾,感冒,胃痛,淋濁。
1.《廣西藥植圖志》:"治急慢性腸炎,心胃氣痛,紅白痢癥,外感痧氣,蛇傷。"
2.《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治熱病,瘧疾,淋濁,癍痧。"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感冒發(fā)燒,跌打瘀積腫痛,腰腿酸痛,慢性腎炎。"
【用法用量】?jì)确杭鍦?~2錢(qián);或研末(0.5~1錢(qián))。外用:搗敷。
古羊藤
古羊藤
古羊藤的作用:
1.治急慢性腸炎,心胃氣痛,外感寒熱:古羊藤根,曬干研末。每服五分至一錢(qián),開(kāi)水送下,日服二次。
2.治紅白痢癥:古羊藤根一兩。煎湯沖蜜糖五錢(qián),一天二次分服。
3.治毒蛇咬傷:古羊藤生葉二兩。搗爛,沖酒二兩,絞取酒一兩,內服。渣涂敷傷口四周。(①方以下出《廣西藥植圖志》)
4.治潰瘍病:古羊藤、山暗冊,等量。曬干研粉。每次一克,一日三至四次,內服,療程一個(gè)月。(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5.治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扁桃體炎:一點(diǎn)紅、古羊藤各等量。上藥每斤煎濃液500毫升。三個(gè)月至三歲,每次20~40毫升,三歲以上酌情增加。(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6.治療急性腸炎:火炭母30g,古羊藤15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試用1584例,有效率約90%。〔《江蘇新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01〕
7.外感痧氣,陽(yáng)黃疸,熱瘧:山芝麻、古羊藤根、兩面針等分。共磨粉。每服一錢(qián)。開(kāi)水送下,日服二、三次。
8.小兒上呼吸逍感染、急性扁桃體炎
組成:紫背草、古羊藤各等量
用法:上藥每500.0克煎濃汁500.0毫升。3個(gè)月至3歲兒童每次服用20.0~40.0毫升,3歲以上兒童酌情增加藥量。
9.脘腹疼痛:治胃脘疼(十二指腸潰瘍),可用兩面針、單根木、千金藤各等量,共研細末,每服0.5~1g,兒童酌減,每日3次《全國中草藥匯編》)。據臨床報道,用兩面針、水田七、七葉一枝花、白及,按2:9:3,配制成細末,每次服15g,每日3次,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一般服藥,一般服藥一個(gè)月癥狀消失;亦有用兩面針2.4g,古羊藤、烏風(fēng)根、甘草各9g,香附子6g,烏賊骨12g,共研細末,每次服1g,每日3~4次,治療上述病證,取得滿(mǎn)意療效。尚有報道,用兩面針和七葉蓮制成注射液,每次肌內注射2mL(相當于兩面針1g,七葉蓮2g),治療膽道蛔蟲(chóng)、潰瘍病、腸蛔蟲(chóng)病引起的腹痛亦有較好療效(《中草藥新藥療法處方集》)。
Hash:de70ff27e95b8355c2704604964124b911e8d5cb
聲明:此文由 百草小生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guān)點(diǎn),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