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郴州名人沒(méi)想到就是你的鄰居
郴州市素有湖南“南大門(mén)”之稱(chēng),為中原通往華南沿海的“咽喉”。自古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
郴州歷史悠久,是國家優(yōu)秀旅游城市,郴州總人口數量有460萬(wàn),歷史上的郴州也是能人輩出的地方。
★ 近現代 ★
黃克誠(1902—1986)
郴州永興人。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蕭克(1907—2008)
郴州嘉禾泮頭小街田村人,黃埔軍校四期畢業(y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鄧華(1910—1980)
湖南郴縣人,參加了古田會(huì )議、長(cháng)征、湘南起義、平型關(guān)戰斗、百團大戰、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湘贛戰役、廣東戰役等,組織指揮了海南島戰役。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
朱良才(1900—1989)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北京軍區政治委員。湖南省汝城縣人,1900年9月27日出生于汝城縣外沙村。1925年投身革命,積極參加黨領(lǐng)導的農-動(dòng),任村農民協(xié)會(huì )委員。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翌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隨后上井岡山。土地革命戰爭時(shí)期,任紅四軍軍部秘書(shū)、連-表,永新縣煙崗區區委書(shū)記,三縱隊七支隊政治委員,紅九師政治委員,紅十五軍政治委員,博生師(即紅十四師)政治委員,紅三十四師政治部主任,軍委總衛生部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紅三十一軍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教導團團長(cháng)兼政治委員,紅三十軍政治部副主任,援西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cháng)。
鄧中夏(1894—1933)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國勞動(dòng)組合書(shū)記部主任,紅二軍團政委。湖南省宜章縣人,1894年10月出生于宜章縣太平里鄉鄧家灣村。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師范中文科。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xué)國文系。1918年以后,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和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 )始人李大釗的啟發(fā)教育下,開(kāi)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參加五四時(shí)期一系列革命活動(dòng),成為革命青年的代表人物。
唐天際(1904-1989)
原名唐時(shí)雍,曾用名唐文發(fā)、唐天濟。生于湖南省安仁縣楊柳田村。授予中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yù)章。1989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
歐陽(yáng)毅(1910—2005)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全國人大常委會(huì )委員。湖南省宜章縣人,1910年出生于宜章縣麻田鎮。
何昆(1898-1930)
紅軍第14軍軍長(cháng) ,又名何坤,化名李維森,1898年9月出生在湖南省永興縣。從小性格剛強,見(jiàn)義勇為,并練就一身好武藝。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xué)習,在周恩來(lái)等共產(chǎn)黨人的熏陶下,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陳光(1906-1954)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代理軍團長(cháng),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湖南省宜章縣人,1906年2月26日生于宜章縣栗源堡一個(gè)貧農家庭。192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任赤衛隊隊長(cháng)、工農革命軍第三師特務(wù)連連長(cháng)。上井岡山后,歷任連長(cháng)、游擊隊隊長(cháng)、副支隊長(cháng)、支隊長(cháng)、紅四軍三十團團長(cháng)。他作戰勇猛頑強,一馬當先,沖殺在最前面,所帶領(lǐng)的干部、戰士也相當勇敢,特別能戰斗。
楊紹良
(1919-1983) 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湖南省宜章縣人。
張際春
(1900-1968) 中共中央委員,第二野戰軍副政委,中央宣傳部副部長(cháng)。湖南省宜章縣人。
曾日三
(1904-1937) 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紅九軍政治部主任,革命烈士。 湖南省宜章縣人。
高靜山
(1901—1933) 紅九軍政委,紅十二軍政治委員,革命烈士。 湖南省宜章縣人。
胡少海
(1898—1930) 紅二十軍、二十一軍軍長(cháng),革命烈士。 湖南省宜章縣人。
陳東日
(1902-1931) 紅二十軍政委,紅軍學(xué)校分校校長(cháng),革命烈士。 湖南省宜章縣人。
劉云
(1904-1930) 中共第一個(gè)飛行員。 湖南省宜章縣人,1904年生于宜章縣笆籬鄉。
龍厚生
(1891-1937) 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司令員,革命烈士。 湖南省永興縣人,1891年生于永興縣龍形市鄉龍江萍村。
★ 明清代 ★
曾朝節
(1534~1604),字直卿,號植齋。湖南臨武人。明神宗萬(wàn)歷五年(1577)丁丑科沈懋學(xué)榜進(jìn)士第三人。
鄺埜
(1385年-1449年),字孟質(zhì),別號樸齋,湖南省宜章縣城南鄉新田村鄺家門(mén)自然村人,出自宜章廣田洞鄺氏。明朝中期兵部尚書(shū)。
何孟春
(1471-1536年):字子元,號燕泉,郴縣永寧鄉(今北湖區魯塘)人。官至代吏部尚書(shū)(二品)。為官秉公正直,不畏權貴,為學(xué)精工詩(shī)文,博學(xué)多才。告老還鄉回郴,著(zhù)有經(jīng)、史、子、集400卷,600多萬(wàn)字,其中《余冬敘錄》、《燕泉文集·詩(shī)集》、《孔子家語(yǔ)注》、《何文簡(jiǎn)疏儀》等著(zhù)作,分別收入《四庫全書(shū)》,逝后葬于魯塘仙崗嶺《明史》立傳。清代,地方官和郴人士為紀念他,命名了“燕泉路”、“燕泉河”。
袁子讓
字仔肩,郴州人,任四川嘉定知州,著(zhù)名《香國海棠賦》,官至京都兵部員外郎,愛(ài)民如子,深負重望。逝后葬城梨樹(shù)山東坡嶺。
洪大全
(1823-1852)清末湖南天地會(huì )首領(lǐng)。湖南興寧(今資興縣,位郴州市東北)人。
文章來(lái)源:整理于網(wǎng)絡(luò )
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出來(lái)了
歡迎在下方留言
告訴我們你知道的名人
Hash:274f2cadaf0f1056251b92992a37c8c7a347b67c
聲明:此文由 郴州新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guān)點(diǎn),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